联系我们

瑞奇智造获中银国际证券等3家机构调研:公司继续扎实推进吸附柱的市场开拓工作

发表时间: 2024-04-22 作者: RCO催化燃烧设备系列

  (原标题:瑞奇智造获中银国际证券等3家机构调研:公司继续扎实推进吸附柱的市场开拓工作)

  12月07日,成都瑞奇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公司于 2023 年 12 月 6 日接待了 3 家机构的网络调研,公司表示,2023 年,公司继续扎实推进吸附柱的市场开拓工作,今年新增订单主要是新型吸附柱产品,现阶段产能基本满足公司新增订单需求。目前,公司已与新特股份、通威股份等多晶硅制造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该细致划分领域的主要国产供应商之一。后期,公司将继续深入该领域的拓展,巩固公司在该细致划分领域的领头羊。核能是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

  同壁财经了解到,高端装备和安装工程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较高,合计约 90%,是公司收入的大多数来自。2021年公司高端装备和安装工程收入分别是 2.42 亿元和 0.44 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83%和 15%,2022 年公司高端装备和安装工程收入分别是 2.30 亿元和 0.58 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68%和 17%。

  多晶硅新型变温变压吸附柱是公司的拳头产品。多晶硅新型变温变压吸附柱是多晶硅生产装置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多晶硅生产尾气回收过程中的杂质吸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氢气的净化回收。公司研发的该新型设备解决了活性炭床层传热、最低温度点控制、温度分布不均及升降温控等问题,突破了原尾气吸附装置效率及可靠性低的行业技术瓶颈,实现了自主可控。根据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等统计数据,公司生产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名前列,2021 年市场占有 率达到 43%,具备行业领先地位。

  多晶硅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多数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存量市场产品的周期替换,多晶硅吸附柱是一个特殊的容器,技术上的含金量高,更新换代周期比普通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更短,因此存量市场的需求量会逐步释放,预计老型吸附柱产品将逐步进入更新周期;另外一种原因是增量市场的释放。近年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新能源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吸附柱产品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近期据国内新闻媒体报道,国内多晶硅产能出现过剩现象,部分厂家投产速度延缓,导致吸附柱整体市场需求出现波动情况,公司依旧看好该领域的长期发展,阶段性调整不会改变该市场长期向好的局面。2023 年,公司继续扎实推进吸附柱的市场开拓工作,今年新增订单主要是新型吸附柱产品,现阶段产能基本满足公司新增订单需求。目前,公司已与新特股份、通威股份等多晶硅制造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成为该细致划分领域的主要国产供应商之一。后期,公司将继续深入该领域的拓展,巩固公司在该细致划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近年,公司主要营业业务发展高度契合国家战略需要,在新能源、核能军工等领域不断深入布局、发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21 年和 2022 年, 公司在核能军工、新能源领域分别合计实现收入为 2.15 亿元、2.08 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均超过 70%,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领域,发展前途广阔。另外,环保、化工等领域是公司传统业务领域,基于公司产能紧张的局面,公司现在存在产能优先满足附加值高的核心产品等原因,近年公司石油、化工收入较为稳定,占比大约为 10%左右,在公司产能释放的预期下,该业务板块规模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公司高端装备业务主要为大型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和智能集成装置等,近年主要面向核能军工、新能源等新兴战略领域,基于公司近年不断强化管理效能提升,公司高端装备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处于行业前列,2020 年毛利率为 31.88%,2021 年毛利率为 33.94%,2022 年毛利率 31.42%,显示出公司良好、稳定盈利能力。

  核能是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被很多发达国家作为本国能源的支柱之一。未来,随着我们国家优化能源结构的节奏加快,核电发展也进入提速阶段。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统计,截至 2023 年 11 月,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达到 55 台,总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三,核电发电量占比突破 5%。根据中国核电发展 中心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编著的《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研究》,2030 年、2035 年和 2050 年,我国核电机组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 10%、13.5%、 22.1%。对于新建核电机组,2030 年之前,每年保持 6 台左右的开工规模;2031—2050 年间,每年保持 8 台左右的开工规模。随着我们国家核电项目进入快速建设期,核电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制造厂商将迎来新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机会。核电行业应用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主要有反应堆能承受压力的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 器和反应堆冷却剂管道等。

  公司在核能市场深耕多年,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已经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他们的合格供应商,持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和高度信任。基于公司的发展的策略规划,目前公司在核能领域主要提供高端特定装备和核能装置安装工程建设项目,主要与国内大型研究院进行合作,公司核电领域的产品品种类型繁多,典型的优势产品有核废料存放装置、氮氧化物制备装置、钠水反应试验装置、液体悬浮式非能动停堆组件等,上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具有技术难度高等特征,是公司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近年,公司与某特定客户保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已经取得多项乏燃料处理装置订单,随着客户乏燃料处置规模的扩大,公司的核能业务将再上一个台阶。另外,在核能装置安装工程业务方面,主要提供实验台架、配合系统联调、试验装置改造等。研究院主要以设计为主,因公司具备拥有丰富的核能领域从业经验和良好齐全的资质(包括固定式能承受压力的容器规则设计、 A1 级大型高压容器制造、B2 用于承受压力的管道元件制造、GC1 级工业管道设计和安装资质、化工石油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等),企业能为其提供成熟的实验台架建设等服务,满足研究院业务需求。

  未来,依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公司发展需求,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核能服务领域范围,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产能建设是公司 2023 年的重点工作内容。截止目前,公司现在存在产能大约 9000 吨,产能利用率近两年均为 100%,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受益于国家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公司现在存在产能不能够满足公司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求,产能瓶颈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2022 年 10 月公司开始建设募投项目“专用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本次募投项目建设达产后,可实现新增年产 8000 吨高端过程装备的生产能力,可以较好缓解当前公司场地限制的压力,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并适应高端设备制造需要,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助力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目前,公司募投项目建设工作已近尾声,项目进展顺利,预计该项目将在 2024 年逐步释放产能,进一步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2024 年,公司将继续通过提升业务量、降本增效、推进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等途径,充分把握产能释放机遇,公司管理层积极看好公司明年的发展机遇。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通威股份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核电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